8月29日午后,我们在黑龙江省遭受水灾最严重的肇源县采访。在二站镇坝外候船的人群中,两个背书包的小学生引起我们的注意。一打听,这是一对表兄妹,家住20里外的文化村。哥哥宫玉龙说,松花江发洪水,他们村大部分被淹,一家人转移到了镇上姥姥家。今天村里来人说,明天村小学开学,爸爸要送他和妹妹回村上学。
于是我们决定和他们同行,访问一下文化村。原来的公路,现在全变成了水路。8马力的柴油机船在道边树中穿行。20里路,船行了一个多小时。房子多没在水中,高岗的玉米也只露出点尖梢。眼前的文化村完全成了孤岛,全村500多户,一半房子倒塌,100多户住在坝上。
坝上,一家住一个小窝棚。一个草窝棚的支架上,那几穗黄灿灿的玉米,几串红红的辣椒,十分惹眼。正是晚饭时分,一张饭桌前坐了6个人。饭是小米和玉米米查子粥,菜是一盆炖鱼和一碟咸菜。女主人说,他们三家邻居合在一起吃饭,眼下吃的还有。66岁的刘老汉正在修补一个汽车内胎,他告诉我们说:明天坐着它打鱼去。
坝上,一个小姑娘进入我们的眼帘:半新的蓝色背带裤,塑料彩珠穿成的项链挂在脖颈上。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“彭秋明。”“十几岁了?”“十三。”“在哪儿读书?”“该到镇中学读初一了,爸不让念了。”“为什么?”“家里房子全倒了,爸说家里没钱。”“想不想念书?”“想。”小姑娘声音低低的,流露着企盼的目光。陪着我们的副镇长陈兆录立即喊来了小姑娘的爸爸,对他说:“眼下我们是难,可再难也不能让孩子没学上。彭秋明上中学的费用你先不用考虑,星期一就让孩子去中学报到。就这么定了。”小姑娘高兴地与我们道别。
坐着船,我们来到村东头的文化小学。一排23间新瓦房浸泡水中,一副篮球架露出水面。旗杆上,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迎风飘扬。镇中心校副校长王信告诉我们:这是文化村投资20多万元改建的新校舍,已经通过了县和市“普九”达标验收。可如今校舍、图书、教学仪器、桌凳都遭水淹,下设的两个教学点倒塌。200多小学生,随父母转移了100多,还剩100多。村里决定,明天就开学。这时,我们发现坝上已用树杆搭起三个塑料大棚,这就是文化小学的新教室,但还没有桌椅,没有黑板。王校长说:明天一早就备齐,村里派船,孩子由老师一家一家接送。
天,完全黑下来了。村支书宫传礼赶来为我们送行。坝边上,宫书记一边挥手一边对县教委的李泽文副主任说:“放心吧!明天就开学!”
“明天就开学。”李主任说着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了:“多好的干部啊!一个月前他的老伴突然病逝,十天前的洪水又使全村粮食绝收,天冷了,坝上的村民住哪儿?孩子们在塑料棚里能呆多久?他,真难啊!”